1.1 孟加拉国的昨天和今天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国土面积约14.76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孟加拉地区曾数次建立过独立国家,版图一度包括现印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等邦。16世纪,孟加拉国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18世纪中叶,该地区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1.2 孟加拉国的地理环境
1.2.1 地理位置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部与缅甸接壤,南部濒临孟加拉湾。海岸线长550公里。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国土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12米。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属于东6时区,与北京时差2小时,不实行夏令时。
1.2.2 行政区划
孟加拉国全国划分为达卡、吉大港、库尔纳、拉吉沙希、巴里萨尔、锡莱特、郎布尔和迈门辛8个行政区,下设64个市,489个县,4550个乡。
首都达卡市(Dhaka)坐落在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1454万。2011年11月29日,孟加拉国议会通过议案,将达卡市分为南达卡市和北达卡市,11月30日,总统签署该议案,使之正式生效。
吉大港市(Chittagong)位于孟加拉湾东北岸,是孟加拉国最大港口城市和全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760万。孟加拉国80%的国际贸易及40%的工业产值均产生于吉大港。中国的昆明市为吉大港友好城市之一。
1.2.3 自然资源
孟加拉国矿产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石灰石、硬岩石、煤炭、硅砂、白粘土等。天然气已公布储量为3113.9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煤储量约7.5亿吨。孟加拉国森林面积约2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13.4%。此外,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未探明。
1.2.4 气候条件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全年分为3季: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气温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达45℃,雨季平均温度30℃。
1.2.5 人口分布
孟加拉国人口数量居全世界第八位,据孟加拉国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18财年孟人口总数为1.64亿,人口密度超过1100人/平方公里,平均寿命71岁,15-50岁劳动力人口占比超过60%。
1.3 孟加拉国的政治环境
1.3.1 政治制度
【议会】孟加拉国议会实行一院议会制,即国民议会。宪法规定议会行使立法权。议会有350名议员,包括300名按选区直接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议员,以及50名由当选议员间接产生的女性议员(专门为女性设置的保留席位)。议员每届任期5年。议会设正、副议长,由议员选举产生。2018年12月30日举行第11届国民议会选举,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获257个议席,民族党(艾派)获22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2019年1月3日议员们宣誓就职,1月30日,上届议长希林·夏尔敏·乔杜里,再次当选议长并就职。议会还设有秘书处以及专门委员会等部门。
【总统和政府】总统是国家元首,由议员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现任总统阿卜杜勒·哈米德,2013年4月24日接替病逝的前总统齐鲁尔·拉赫曼(Zillur Rahman),宣誓成为孟加拉国第20任总统。2018年2月7日,哈米德当选为孟加拉国第21任总统。。总统任命在议会得到多数支持的议员为总理,总理是内阁首脑,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以总理为首的内阁集体向议会负责。孟加拉国前宪法规定,一届政府5年任期结束后,把权力移交给一个中立的看守政府,看守政府在3个月内组织下届大选。看守政府由一名首席顾问(相当于总理)和10名顾问(相当于部长)组成。总统负责任命看守政府首席顾问和顾问。2011年6月30日,孟加拉国议会通过宪法第15修正案,废除看守政府制度,允许执政的政党政府组织大选,大选须在议会解散前90天内举行。2019年1月7日,孟新一届内阁在总统府宣誓就职,人民联盟主席哈西娜出任新内阁总理,此系哈西娜第四次出任孟总理,也是第三次连任,其将成为孟第一位在职达20年的总理。
【高等法院】高等法院是孟加拉国最高司法机构,有首席法官一人及法官若干人,均由总统任命。高等法院分为上诉法庭和高等法庭两部分。首席大法官和一部分指定的法官审理上诉法庭的案件,其他法官审理高等法庭的案件。达卡有高等法院和劳工上诉法院。此外还有巡回法院,县法院,民事、刑事法院。
1.3.2 主要党派
孟加拉国党派众多,主要有孟加拉人民联盟、孟加拉民族主义党、民族党、伊斯兰大会党等。上述主要党派基本情况如下:
【孟加拉人民联盟(Bangladesh Awami League,AL)】原称人民穆斯林联盟,1949年10月11日由大毛拉巴沙尼创立,1952年改为现名。孟加拉国独立后至1975年为首任执政党。其宗旨是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1992年9月该党全国理事会修改党章,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实行市场经济,引进自由竞争机制。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该党于1996-2001年执政,2009年初至今连续三届执政。现任主席谢赫·哈西娜,总书记为奥拜杜尔·卡德尔,卡2019年3月3日突发心脏病,目前由该党高级领导人哈尼夫任代理总书记。
【孟加拉民族主义党(Bangladesh Nationalist Party,BNP)】1978年9月1日由前总统齐亚·拉赫曼创立。曾于1991-1996年和2001-2006年两次执政。主张维护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信奉真主、民族主义、民主,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公正。基本政策是民主多元化、私营化、取消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建立市场竞争经济。对外政策坚持中立、不结盟,主张同一切国家友好。现任主席为齐亚·拉赫曼妻子卡莉达·齐亚,目前(2019年5月)在狱中服刑,其子塔里克负案在身,现在英国,为该党代理主席,该党总书记为米尔扎·法克鲁尔·伊斯兰·阿拉姆吉尔。
【孟加拉国民族党(Bangladesh Jatiya Party)】1986年1月1日成立,创始人为孟加拉国前总统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Hussain Muhammad Ershad),主张维护独立和主权,建立伊斯兰理想社会,提倡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进步,发展经济。1997年6月底,民族党曾发生分裂,前总理卡齐等成立民族党(扎—穆派),后于1998年12月合并。1999年4月,时任交通部长的曼久和原民族党副主席米赞成立民族党米曼派,民族党再次分裂。现任主席为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2013年底再次分裂,现为议会最大反对党。
【伊斯兰大会党(Jamaat-e-Islami Party)】1946年成立。独立初期,该党因反对孟加拉国独立而遭禁。1979年重新开展活动。2001年10月,作为民族主义党领导的四党联盟一员参加大选,成为执政党之一。该党称,最终目标是将孟加拉国变成一个伊斯兰国家,主张废除一切非伊斯兰法律,认为外交政策应反映伊斯兰理想。党魁为马蒂乌尔·拉赫曼·尼扎米。 2013年8月1日,孟最高法院以非法为由取消了该党注册,禁止该党参与孟大选。
1.3.3 外交关系
【对外政策】孟加拉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强调经济外交,在平衡同大国关系的同时,注重发展与穆斯林国家的传统关系,努力改善和发展同印度的关系,并加强同中国及西方国家的联系。孟加拉国积极参加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英联邦等国际组织的活动,致力于推动南亚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次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孟加拉国重视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先后向10多个冲突地区派驻了维和人员。孟加拉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表现活跃,是“气候变化最易受害国”倡议方之一。孟加拉国主张全面裁军,反对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强调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009年,人盟主席谢赫·哈西娜政府执政后,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主张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注重发展与中国、印度和日本及东盟国家的关系。
【对区域合作的态度】孟加拉国政府重视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孟加拉国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的发起国,多年来为推动南盟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11月,南盟第13届峰会在达卡举行。会议通过了53点《达卡宣言》,各方一致同意推动南盟进行深入合作,签署了《南盟海关事务相互行政支持协定》、《关于成立南盟仲裁委员会协定》与《南盟关于避免双重征税与相互税收行政支持的有限多边协定》等3项协议,确定未来10年为“减贫10年”。孟加拉国是亚太贸易协定成员国,成员间达成以相互提供优惠关税为主要内容的优惠贸易安排。2006年,孟加拉国成为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另外,孟加拉国一直大力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孟印缅斯泰经合组织(BIMSTEC)等次区域合作组织进程。对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孟加拉国目前态度较为积极,认为该合作有望推动孟成为区域经贸交流合作枢纽。
【同美国的关系】孟加拉国建国之初,由于美国在1971年印巴战争中支持巴基斯坦,孟美关系冷淡。1972年美国承认孟加拉国,积极设法恢复在孟加拉国的影响。孟政府为摆脱贫困,寻求外援,积极谋求发展同美的关系。美国是孟加拉国的主要援助国,援助额累计近60亿美元。美国是孟加拉国成衣出口的最大市场,也是孟加拉国油气开发的最大投资国。美国十分重视孟加拉国在反恐、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影响。2009年9月,哈西娜总理在第64届联大期间与奥巴马总统会晤,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贸易等问题。2012年5月,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孟,两国宣布建立“伙伴关系对话”机制。2013年6月孟加拉国拉娜大厦倒塌后,美国以孟忽视劳工安全为理由取消了对孟普惠制待遇(GSP),美孟关系开始下滑。孟加拉国大选期间和选举结束后,美国多次对人民联盟单方面组织选举表示不满,希望政府能与民族主义党展开对话,重新举行议会选举。2016年8月,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孟,双方同意就反恐进行合作,但目前,孟美仍未就恢复GSP待遇等问题达成一致。2019年4月,孟外长莫门访美,就罗兴亚问题、双边经贸问题等进行交流。
【同日本的关系】日本是孟加拉国最大的经济援助国和重要投资伙伴。自孟加拉国独立以来,日本已累计承诺向孟加拉国提供援助110亿美元,实际到位70亿美元。2014年9月,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实现互访,并就合作建设火电厂、在孟建立日本经济开发区等问题达成一致,孟日关系进一步升温。2016年5月,孟总理哈西娜应邀赴日出席G7会议扩大会议,期间与日本首相举行双边会见。2016年6月,孟加拉国经济关系局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签署第37个官方发展援助(ODA)协议,金额15亿美元,利率0.01%,还款期40年并有10年宽限期,用于贾木纳铁路桥、达卡地铁、马塔巴里燃煤电站、跨境公路网等六个项目。2016年7月,达卡鼓山地区一咖啡馆发生恐怖袭击,造成7名JICA员工死亡,此后,JICA对合作事宜保持沉默,并撤走在建项目人员。2017年2月,双方重启对话机制,JICA对其在孟既有和未来项目进行了梳理。
【同印度的关系】孟印两国关系起伏不定,孟加拉国重视改善和发展与印度的关系。孟加拉国在独立之初奉行亲印政策,与印度签订《友好、合作和平条约》。总体讲,孟加拉民族主义党执政期间与印度关系有所调整,侧重防止印度控制;人盟执政期间则重点发展与印关系。孟印两国存在边界、水资源分配、难民遣返等历史遗留问题,争议时有发生。2007年6月,孟印恢复已中断两年的外交磋商;2010年初,哈西娜总理执政后首访印度。2011年9月,印度总理辛格首次访问孟加拉国。双方签署了《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关于印孟重新划定陆地边界及有关问题协议的议定书》,以及孟加拉国过境印度前往尼泊尔、保护孟加拉国生态环境、保护孟加拉虎、渔业合作、可再生能源合作、广播电视合作、孟加拉国达卡大学与印度尼赫鲁大学合作、商业研究机构合作等8个谅解备忘录。两国发表了长达65条的《联合声明》,对经济、贸易、水利、电力、分水、互联互通等各领域合作进行了展望,承诺推动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2013年大选期间,印度力挺孟加拉国执政党人民联盟及其组建的看守政府。孟加拉国新政府上台后,印度总理辛格和总统慕克吉在美欧各国普遍持冷淡态度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向哈西娜总理发出贺电。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继续与孟加拉国保持密切交往,并就陆地边界、提斯塔河分水协议等长期问题做出积极表态,意在进一步增强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力。2015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孟,双方签署了包括领土边界和有关贸易、运输等方面的系列协议,孟印两国长达41年的陆地边界问题得以解决,印度承诺为孟基础设施和其他发展项目提供20亿美元贷款额度,孟加拉国则同意印东北部地区过境使用孟境内吉大港和蒙格拉港。2017年4月,哈西娜总理再次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共签署24项谅解备忘录和11项协定,内容涉及经贸、安全、科技、教育多个领域。作为此次高访的重要成果,印决定为孟加拉国提供的45亿美元优惠贷款,包含对帕亚拉、蒙格拉和吉大港三个港口开发提供融资。此外,两国签署了五项国防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印度向孟加拉国提供5亿美元的信用额度,用于从印度购买国防装备。由250人组成的孟方随行商务代表团与150名印度商界领袖签订了1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涉及能源、物流、教育和医疗等领域。
【同巴基斯坦和南亚其他邻国的关系】孟加拉国积极发展同巴基斯坦等其他南亚国家的关系。孟加拉国独立之初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1975年1月两国建交后,关系平稳发展。2008年5月,孟加拉国看守政府外交顾问伊夫特卡尔访巴。2009年上台的人盟政府由于坚持审判独立战争罪犯,两国关系有所下滑。2011年3月,不丹国王旺楚克访孟。双方同意就公共河流管理问题加强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和尼泊尔合作,并讨论了孟加拉国、不丹、印度三国水电项目。2011年4月,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孟。希望与孟加拉国建立牢固的政治关系。双方签署了5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涉及文化、贸易、农业、渔业及教育等。2015年6月,印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4国签署“机动车通行协议”,协议生效后,4国乘客和客货运机动车可在4个国家境内自由穿行,实现域内互联互通。2019年4月,不丹首相洛塔•策林访孟,两国在商业、农业、旅游和人员培训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采取以经济外交为基本内容的“东向”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同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2007年7月,孟缅两国就修建25公里连接公路签署了协议。2011年12月,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访问缅甸。孟缅发表联合声明,称两国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但边界问题和罗兴亚难民问题仍是双边互通的最大障碍。2018年前3个月,孟加拉国与东盟国家互动频繁,2018年1月,印尼总统佐科访孟;2018年3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访孟;2018年3月,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访问新加坡。
【同中国的关系】1975年10月4日,中国与孟加拉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间友好合作关系一直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性问题上看法基本一致,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两国高层领导互访频繁,孟加拉国齐亚·拉赫曼总统、艾尔沙德总统、卡莉达·齐亚总理、哈西娜总理曾多次来访;中国李先念主席、李鹏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吴邦国副总理、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贾庆林政协主席、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习近平主席先后访孟。2010年3月17日-21日,哈西娜总理应邀来中国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发表了《中孟联合声明》。双方决定,从战略高度出发,本着长期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和发展中孟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了孟加拉国。2012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访问孟加拉国。访问期间,李长春会见了孟加拉国总统拉赫曼、总理哈西娜以及BNP主席齐亚,中孟分别就经济、电力等领域合作签署了一项协议、一份备忘录和一个框架协定。2014年孟加拉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重视加强对华合作,在一系列问题上向中方发出积极信号,6月孟加拉国哈西娜总理成功访华并与李克强总理就在孟加拉国建设中国工业园区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中孟合作、互信关系迈上新台阶。2015年是中孟建交40周年,5月,刘延东副总理对孟加拉国进行正式访问。6月,孟加拉国国民议会议长乔杜里赴云南出席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式。9月,习近平主席在纽约出席联大期间与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举行双边会见。10月,孟加拉国议长乔杜里访华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和中孟建交40周年纪念活动。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孟加拉国,分别同哈米德总统、哈西娜总理、乔杜里议长、BNP主席齐亚举行了会谈和会晤,双方就中孟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将中孟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中孟传统友好关系的新篇章。2017年11月,外交部长王毅访孟,分别同孟总理哈西娜、外长阿里举行会见、会谈。2018年6月29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会见孟加拉国外长阿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阿里举行会谈。2018年5月13日至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访孟。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长赵克志访孟。
1.4 社会治安
【治安环境】孟加拉国总体治安环境尚可,但包括针对外国人的各类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根据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最新发布的全球和平指数(GPI)报告显示,2018年,孟加拉国在163个国家(地区)中安全风险排名下降4位,与尼泊尔等均属于南亚地区安全形势好转的国家。
【恐怖袭击】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增多,恐怖分子在体育场、电影院、清真寺、商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制造小型炸弹爆炸事件,造成无辜百姓伤亡,安全形势面临诸多变数。2015年以来,宗教保守主义和原教旨主义在孟加拉国有所抬头,有针对性的极端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受害者包括世俗人士、无神论者、宗教少数派别及在孟加拉国工作的外国人。2016年7月1日,首都达卡一家餐厅发生恐怖袭击,武装分子杀害了包括9名意大利人、7名日本人在内的20名人质。7月7日,吉绍雷甘杰地区一开斋节礼拜活动现场再次发生爆炸和枪战,造成4人死亡,十余人受伤。此后,孟加拉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打击恐怖势力,已捣毁多处武装分子藏匿地点。
【社会动荡】孟加拉国总体社会保持稳定,近年来未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上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出现在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孟加拉国在野党民族主义党(BNP)以反对政府合法性、要求提前举行大选为由,发动全国性罢工和封锁活动。自1月5日至4月4日,孟加拉国全国共有96人在冲突中死亡,1400多人受伤。2018年底,孟加拉国举行议会选举,大选日当天全国发生多起暴力事件导致近20人死亡。大选后,孟新一届政府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孟安全形势有望得到好转。
1.5节假日
重要节日包括:2月21日烈士日(Shaheed dibash);3月26日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国民哀悼日(National Mourning Day);12月16日胜利日(Victory Day);孟历新年;开斋节(Eid-ul-Fitr)及宰牲节(Eid-ul-Azha)。
孟加拉国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五、六为公休日。